近日,南樂縣多措并舉、多點發(fā)力,在全縣組織開展第二個“民法典宣傳月”活動。
專題普法“學”起來。舉辦專題講座,專題學習民法典。推動黨員干部帶頭學習民法典,做學習、遵守、維護民法典的表率,加深對民法典的了解,提高運用民法典維護人民權益、化解矛盾糾紛、促進社會和諧穩(wěn)定能力的和水平。
村室普法“講”起來。組織法律服務工作者到村室為村“兩委”干部及“法律明白人”進行民法典法律知識培訓。通過“法律明白人”帶動鄉(xiāng)村廣大群眾學法用法,引領村民法治觀念逐步增強,筑牢基層依法治理的群眾基礎。
社區(qū)普法“動”起來。利用上下班時段流動人員較多的黃金期,組織普法志愿者開展精準普法。向群眾發(fā)放《民法典》讀本,運用“鄉(xiāng)土味”語言,重點向社區(qū)群眾講解繼承、夫妻共同債務、高空拋物墜物、個人信息保護等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各項法律條款,并向咨詢法律問題的群眾進行耐心講解。
校門普法“興”起來。鑒于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性,司法局由“校內講法”轉為“校門普法”。借助放學時家長接孩子的黃金時段,通過發(fā)放民法典讀本、解答疑問等形式,對廣大學生和家長進行普法宣傳。
指尖普法“活”起來。借助美篇、微信群、朋友圈等平臺,積極推送民法典有獎競答活動,發(fā)動廣大職工積極答題并轉發(fā),擴大民法典覆蓋面。用動漫的形式進行民法典知識講解,增加普法趣味性,讓群眾由被動接受到主動融入,提高學習法律知識的積極性。
宣傳標語“貼”起來。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在人流密集地、懸掛民法典宣傳標語,并利用LED屏幕滾動播放宣傳標語,讓群眾隨處能見“法”,推動民法典深入人心。
此次專題活動,共發(fā)放各類法律宣傳資料3000余份,解答法律咨詢20余人次。通過此次活動,讓群眾深刻認識到《民法典》不僅是保護老百姓自身權益的“社會生活百科全書”,也是必須遵循的行為規(guī)范,營造“辦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決問題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”的法治氛圍,為平安南樂建設奠定堅實法治基礎。